close

IMG_5965 

40,紀18

 

IMG_5879 

去了北市場,二手物與布料為主,各攤同質性太高,

不過還是買了不少一袋一歐的水果。

 

IMG_5874 

接著走進阿姆斯特丹最老的運河區。

才走上橋,又看到下一條運河,差不多就是這麼密集。

橋上鍊滿腳踏車,運河邊停滿轎車,河道兩旁泊滿船,

再寬些的運河,則是泊滿船屋。

由於是週一早晨,狂歡夜過後,地上的垃圾還不少,

不過可能是較早,人群還未傾巢而出,

上上下下在幾條運河間閒繞,真覺得她真是很獨特的城市,

幾百年前就建構出這麼便利又美麗的交通方式

可惜超量的遊客們遮掩了她的優雅身影,

讓我只能在Miranda家體驗我心目中老阿姆斯特丹人的慢活。

換個角度想也有可能阿姆斯特丹不全屬於慢活,

看看那些個即將開始轉動的腳踏車、轎車、船,

這城市或許就該有她忙碌的樣子。

 

只是,再怎麼想像,我也沒料到每到一個主要景點,

就有看五月天演唱會的人潮。

IMG_5897 IMG_5898

像是安妮之家(看了門口就當下決定不進去了)。

像是梵谷美術館(還好用博物館卡可以減去很多排隊時間)。

 

我盡力在美術館中假裝沒什麼人並試著鬧中取靜,

不過難免還是不斷與人摩肩接踵,

或得等人家看完了再一個箭步向前以取得最佳位置。

這其實也不足為奇,

人家何嘗不想看到世界最大的梵谷收藏?

何嘗不想知道他短短十年的畫家生涯經歷何等轉變?

 

IMG_5927

IMG_5930

 

IMG_6007  

梵古在世時,用刻苦來形容其畫家生涯真的不為過,

他的畫布不時要雙面省著用(一、二幅),

連畫布都沒得用時就畫在毛巾上(第三幅),

但這些沒都將他的熱情磨損掉。

 

IMG_5943

 

IMG_5950

IMG_5963

IMG_5955

IMG_5959

(這三棵樹,梵谷曾在信中表達一定要掛在一起的堅持。他如願了。)

IMG_6068

 

IMG_6022

IMG_6028

 

(上面兩幅,各有人說是梵谷的遺作,

不過遺作代表的是最傷心?還是代表無法完成呢?)

 

 

 

對我而言,此次最大收穫,在於明白,

不管梵谷在哪個階段,

都是毫不倦怠地從他敬佩的畫家身上學習、應用、實驗,

轉化成自己的風格,進而成為我們所知的大師梵谷。

我還是覺得他是天才,但更無庸置疑的是他對繪畫的狂熱與堅持,

說來很老派,可是看著他的畫,看著他的轉變,

心中除了為之動容,對於自己的可能性,也冒了根(還不成樣的)小芽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31010 的頭像
    ch31010

    家家瓏流連

    ch31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